作者:魏雪瑶
原文标题:《工蜂专栏 |北京同仁医院魏雪瑶:知名专家团队层级转诊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》
作者简介
魏雪瑶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信息中心工程师。主要负责软件系统运维和数据查询统计工作。
生病了,我们都希望能让专家给看看,认为他们更权威更专业,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病情并不严重,找专家看不仅大材小用,还占用了专家号的资源。专家号对于疑难病患者是最后的生机和希望,然而,专家号资源稀缺,一号难求。号贩子通过倒卖专家号牟取暴利,扰乱了就医秩序。该如何解决?
北京市医管局在《2017年市属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》中指出:要增加知名专家团队数量,引导患者三级医院内部层级诊疗,使疑难病患者通过转诊看上“大专家”。同仁医院响应医管局号召,并且积极贯彻落实卫健委构建公平有序的就医秩序,打击“号贩子”8项行动,提出了多项制度和举措,其中包括组建知名专家团队,建立院内分级诊疗模式。
根据医院管理部门的需求,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。以眼科、耳鼻喉科为试点,建立7个知名专家团队,每个团队至少包括一名知名专家,若干名主任医师、副主任医师、主治医师。知名专家不对外挂号。由初诊医生接诊,进行检查诊疗等,如病情复杂需要向上转诊,通过层级转诊系统为患者预约团队内更高级别的专家号。患者挂知名专家团队号的预约方式有诊间预约,114电话预约,网站预约,现场预约,京医通公众号预约。
根据使用者角色不同进行了功能分析,对于门诊医生来说,主要功能是为患者转诊预约,收费处的功能是取预约号和预约查询,门诊部的功能有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维护,每位成员的转诊权限维护,不同预约方式的号源数量设置,报表查询等。患者就诊流程与其他门诊患者保持一致,在需要转诊时,医生选择相应的时段进行预约,如果患者已经有过预约记录,系统给出提示,需要取消已有预约才能进行新的预约。
这个系统嵌入在HIS门诊系统中,目前已经实现团队的定义,成员信息,每个成员的转诊权限维护,不同预约方式的号源数量维护以及起始数设置,查询已预约患者的预约途径、科室、医生等信息,门诊医生转诊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同成员到排班情况和已预约情况、剩余数量等信息。该系统实现的主要效果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了院内层级转诊,方便了医生和患者。
团队成员层级诊疗,节省了专家资源,降低了疑难杂症患者看上专家号的难度。对于知名专家来说,就诊疑难病患者的比例比施行知名专家团队之前有所提高,以鼻科专家周兵主任为例,周兵教授团队疑难病患者增加10%。系统团队成员维护灵活,便于修改。目前知名专家团队已增加到22个。
系统目前存在的不足是:操作步骤还需要简化,界面显示有待优化,未来开展跨专业组转诊,将更加方便患者。
信息化建设一直在改善患者与医生的路上,我们还需要继续砥砺前行。